行业动态
35年工龄和36年工龄退休金差多少?
2025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人员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部分地区也称为退休上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杨某:退休城市:拉萨,缴费年限:35年,退休年龄:61周岁,缴费系数:130%
杨某退休测算: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5570元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484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5570+4840=10410元。
老秦:退休城市:拉萨,缴费年限:36年,退休年龄:61周岁,缴费系数:80%
老秦退休金测算: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4480元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306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4480+3060=7540元。
算所得出:杨某与老秦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10410-7540=2870元。
退休金影响因素有哪些?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养老保险关系中,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高。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尽早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并持续缴纳,是增加未来养老金数额的有效途径。
缴费工资:个人缴费工资越高,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可能越高,进而增加基础养老金;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随缴费工资的提高而增长。
退休年龄:不同的退休年龄将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意味着个人账户中累积的金额被分配到每个月的养老金中的份额就越大。
社会平均工资:确定基础养老金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包含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这一指标,因此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多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每一个省份都不一样,是根据当地省份的情况来制定的。
上一个案例:西安高企复审,比初次申报还难?
下一个案例:居民医保多久生效报销